甄荣辉广东伊之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总经理,55岁。他所在的企业所生产的不少大型机器,更多采用的是订单式、个性化式的运作模式。在甄荣辉看来,这才是真正的“工匠精神”。他在伊之密成立之前,曾辗转效力过多家制造企业,当时业内的普遍做法是由技术部门全权负责产品的设计,往往是由设计工程师来定义这个产品,是否为一个“好”产品。
但在甄荣辉看来,这显然并不足够:“在整个产品的价值角度来看,这仅仅是其中一个环节。”技术工程师因为自身对于技术的偏执,往往只满足于追求产品在技术上的创新,而忽略了围绕这个产品的所有相关者的需求。甄荣辉说那时候本土企业只是埋头做产品,做完就去推销,那时候似乎没多少人在乎产品的定位,但求能用、好用。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其橡胶事业部可以应顶尖科技企业———美国泰科电子的需求,高度创新出一台目前世界最大的橡胶注射机。这是一台“无中生有”的橡胶注射机,美国泰科电子这次的要求是生产复合空心绝缘子,通俗来说是一条用橡胶包裹环氧树脂管的绝缘部件,一般用于高压输电线中。难度在哪?要用于特高压电流输送的,当然不是一般的电线,这种复合管,光直径已经达到了1 .1米,长13米,单单生产所需要的橡胶都要800公斤。在过去,这些绝缘子都是一段段拼接而成,但由于是橡胶,不稳定因素太多,每段之间的温度把控、接驳位之间的不流畅,甚至管体会出现气泡。一旦出现气泡或者管体不均,使用时就会很容易被电流击穿而发生危险,因此一直以来产品的合格率都非常低,常常需要人力去修补。解决的方案就是产生出一台前所未有的“一体成型”注射机。
在太空船都不是新鲜事的当下,装备制造技术已经高度发达,产品更新迭代的进化空间相对有限。那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之内,完成一个创新度达到95%的顶级机器?49岁的王诗海突破了这个进化局限。
甄荣辉负责研发的这台橡胶注射机,首次实现了一体成型。这台机器长32米,横跨了一个车间,重达25吨。在机体内,两条注射枪口同时将已融化的橡胶注射在环氧树脂管上成形,而且要保证13米长的橡胶覆盖面,无论是质量还是密度都要相平衡。“机体内都是高温高压的,有一处橡胶把里面的树脂管压坏,那整段就报废了。”
“说真的,开发难度十分大,因为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在业内二十多年,王诗海深知这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过去的技术开发如同嫁接培育,如今则是从零开始。技术的创新完全是通过经验和知识结构来突破,如同一个庞大的数学难题,只能通过已掌握的公式来每段击破。
除了解决了技术上的难点,王诗海还要面对来自泰科的严苛挑战:实现全自动化生产,“而且产品的所有指标都是最高的,还要同时满足稳定性和安全性。”如今,开发成功的新型橡胶注射机,只需要一个人就能完成所有操作,效率比过去提高了四五倍,而且产品合格率大幅提高。
“设备解决了一直以来困扰着复合空心套管生产的难题,如气泡、接驳、操作等。”泰科相关负责人谢雄春表示,以往更换一套模具需要七八个小时,现在只需要1个小时左右,“而且连换模具都是全自动化,半小时就能更换15~20吨的大型模具,这是非常大的进步!”
“可制造性即制造产品的难易程度,影响产品的成本、质量;可维护性即产品的维护成本,这些则影响着产品给客户带来长期体验的价值。”因此甄荣辉鼓励设计师走近客户,了解诉求,灵活应对一切。
(来源橡胶技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