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由于需求迟迟未启动,供需错配导致国内市场去库存预期落空,沪胶主力1805合约一周内连续跌破12000元/吨和11000元 /吨两个重要支撑位。4月,工业品价格季节性走弱,加上基本面毫无亮点,预计沪胶仍将偏弱运行。
产量步入上升通道
4月,雨季到来,东南亚主产国进入割胶季,天胶产量步入上升通道。尽管近期泰国频频出招,旨在削弱天胶生产,但市场普遍认为其炒作大于行动,并不能产生实质影响。1季度,泰国、印尼执行了限产政策,虽然没有达到预定目标,但出口确有明显缓和。限产政策通常短期利多而长期利空:由于仅限制工厂出口而不要求胶农停割,限产本质只是将库存囤积在国内,延后释放。4月限产结束,由于政策原因,前期未能出口的库存将集中流向市场。
此外,国内套利商混合胶库存流通性逐渐好转,大量库存开始涌入现货市场,增加市场供应。尽管多数套利商已经移仓至1809合约等待期现价差的最终回归,但仍有部分为避免后期出现踩踏,已经在1805合约上解仓,也就是在期货市场买入平仓的同时在现货市场上卖出库存。
轮胎厂接货意愿差
在“金三银四”的传统旺季,公路货运指数却下降到近6年来的同期最低水平,这除了反映市场上车比货多的窘况外,还有两个更深层的含义:其一,货运量少代表卡车胎替换频率下降,而替换胎市场是天胶最重要的下游;其二,货车多意味着重卡市场严重饱和,重卡销售前景堪忧,配套胎市场亦不景气。轮胎需求不振,但生产成本在辅料价格的持续走高中不断抬升,轮胎厂利润被挤压。在有限的现金流下,出于买涨不买跌的心理,轮胎厂更愿意囤积辅料。此外,众所周知,国内天胶库存庞大,轮胎厂不必担心供应短缺,进行天胶备货的必要性不高。总之,轮胎厂对天胶多采取随用随买的策略,接货意愿较差。
轮胎生产利润被挤压
2017年年初至今,人民币已升值10%左右,其对天胶这种进口和出口依赖程度都较高的品种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利空因素。第一,国内85%的天胶依赖进口,人民币升值降低了进口的绝对价格,直接打压国内市场;降低了套利商的进口成本,使套利商在更为丰厚的利润驱使下增加进口量。第二,我国生产的轮胎近一半用于出口,出口胎身处重重贸易壁垒的夹缝中本就利润微薄,人民币的升值进一步挤压工厂利润,迫使企业减少出口胎生产。